??? 安徽工商管理學院學生會為答謝我們學員曾經的奉獻,贈送了一些管理學書籍給我們。我拿到的是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的著作《21世紀的管理挑戰(zhàn)》。書不厚,才176頁,分6章。我按照作者的建議,每次看一個章節(jié)。因為時間關系,有時無法一次性看完,只好每次都把前面的略讀一遍,然后繼續(xù)讀下去,這樣斷斷續(xù)續(xù)才把這本書讀完。從本書來看,德魯克不愧是令人折服的“管理哲學思想家”。 我亦從本書中體驗并不得不承認,大師使管理成為了一種素養(yǎng)。
??? 該書于1999年出版。這是現(xiàn)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以他90歲高齡獻給讀者的著作,高瞻遠矚地分析了社會的進步、企業(yè)的發(fā)展以及管理者在21世紀所面臨的挑戰(zhàn),充分體現(xiàn)了大師管理思想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全書分6章,分別闡述了管理的新范式、戰(zhàn)略---新的必然趨勢、變革的引導者、信息挑戰(zhàn)、知識工作者的生產率以及自我管理共6個方面的問題。
??? 根據德魯克的研究,從20世紀30年代正式對管理的研究以來,人們都自覺不自覺地認為奠定了管理原理和管理實務的兩套假設是真實的。
??? 其中第一套假設構成管理原則的基礎:
??? 1.?管理是企業(yè)管理。
??? 2.?企業(yè)應該具有,或必須具有一種恰當?shù)慕M織形式。
??? 3.?企業(yè)應該采取,或必須采取一種管理人的恰當方式。
??? 第二套假設奠定了管理實踐的基礎:
??? 1.?技術和最終用戶是一成不變和已知的。
??? 2.?管理的范圍是由法律決定的。
??? 3.?管理是對內部的管理。
??? 4.?按國家邊界劃分的經濟體是企業(yè)和管理依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 但實際上,一個世紀以來,由于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的變化,這些假設已經過時。如在21世紀,由于發(fā)達國家保持增長勢頭的部門是“非營利性機構”而非企業(yè),組織不再是絕對的,組織形式不再是恰當?shù)亩沁m合有關任務;信息技術中的重點管理正從技術管理向信息管理轉移;知識工作者的生產率如何提高?如何管理他們?這些問題對上述的兩套管理假設提出了諸多挑戰(zhàn),從而引起作者的思考:為了適應21世紀的管理,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管理范式:只要能影響組織的績效和成效的,就是管理的中心和責任,無論是在組織內部還是在組織外部,無論是組織能控制的還是完全不能控制的。這也避免了在21世紀我們再用不正確的假設去制定我們的戰(zhàn)略,從而避免了把我們的組織引向不正確的軌道。
??? 第二章作者從五個“新的根本現(xiàn)實”說起,從社會的變化中抓住了在快速變化和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里可以建立戰(zhàn)略的基礎。“有眼光、有遠見的管理者現(xiàn)在就應該著手研究這些根本現(xiàn)實?!薄澳切┓且鹊竭@些挑戰(zhàn)真正‘勢不可擋’才著手應對的人,則會遠遠地拋在后面,并且可能永遠沒有趕上的一天?!?BR>??? 21世紀管理的最大挑戰(zhàn)是使組織成為“變革的引導者”,這是第三章的主要內容。作者在這章中引用他在1985年著作《創(chuàng)新與企業(yè)家精神》中的基本觀點,并進一步從變革的政策、有計劃的放棄、有組織的改進、發(fā)掘成功、創(chuàng)造改革,一直到變革的領導者要避免的三個陷阱、不同預算、測試、變革與持續(xù)、創(chuàng)造未來等不同角度和方面加以闡述,較為全面地討論了變革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必要條件。
??? 第四章德魯克對信息革命作了論述,他首先指出50多年來,信息技術一直以數(shù)據為中心,重點始終是“技術”。然而,新興的信息革命的重點在“信息”,信息技術從技術向信息轉變。企業(yè)的任務在創(chuàng)造財富,而不是去控制成本。那么一個企業(yè)要創(chuàng)造財富需要哪些信息呢?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管理者整理信息要遵循哪些原則呢?如何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德魯克在本章都詳細地進行了論述。
??? 21世紀,企業(yè)最寶貴的資產是它們的知識工作者而不再是生產設備。隨著越來越多的知識工作者在組織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我們不得不研究知識工作者的管理:他們與體力工作者的區(qū)別是什么?有什么特點?決定他們生產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升他們的生產率?德魯克在本書的第五章分別進行了精辟的論述。
??? 在最后一章,作者提出了他最感興趣的話題——“自我管理”,他認為,自我管理是21世紀最重大的管理挑戰(zhàn)。作者從前五章的外部變革轉到了個人管理,從我的優(yōu)勢是什么?我如何做事?我屬于哪里?我能做出什么樣的貢獻?維系人際關系的責任、你的下半生、并行不悖的事業(yè)等7個方面闡述,在如何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中,作者提供了自己使用多年并證明充分有效的“反饋分析法”,并倡導終身學習。作者指出自我管理是人事上的革命,它要求個人特別是知識工作者要展現(xiàn)出全新的面貌和做出史無前例的事情。知識管理者“開創(chuàng)人生的第二領域”,可以抓住機會,使自己成為領導者、受人尊重的成功人士。
??? 從全書的結構看,德魯克在研究管理時,把組織、個人等因素放在社會整個大環(huán)境中,所以他的管理思想就不受組織限制,其影響也遠遠超過管理范圍。正如他在本書的結束時說的:“本書討論的變革超出了管理的范疇”,“本書實際論述的是:社會的未來”。
??? 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創(chuàng)辦人邵明路這樣推薦本書:“經典經得起時間考驗,值得一讀再讀,常讀常新。它幫你理清思路,從任何新事變中發(fā)掘本質,找到歷史淵源。”如此經典,確值得我你一讀。? (國生電器黨支部? 張盛)